最高法拟限老赖乘高铁 禁止其乘飞机软卧限制高消费
最高法拟限“老赖”乘高铁,还将限制乘坐动车组一等座以上和轮船一定等级舱位;已禁止其乘坐飞机、列车软卧,限制高消费等
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老赖”们或将在禁乘飞机、列车软卧的基础上,被要求限乘高铁,限制动车和轮船的一定等级座位。昨日,最高法院相关负责人在北京交通大学一次论坛上透露了此消息。
此前,最高法院、中央文明办等单位已向社会公布了首批对失信被执行人的信用惩戒措施,其中包括禁止乘坐飞机、列车软卧,限制在金融机构贷款或办理信用卡,限制高消费等。
上述负责人介绍,已有40余万人次被拦截乘坐飞机,另有10余万人次被限制乘坐列车软卧。
该负责人透露,相关司法解释正在修改中,拟限制“老赖”乘坐高铁,限制动车组一等座以上的座位和轮船一定等级舱位。
已有70余万“老赖”被列入黑名单
去年10月1日,最高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正式实施,“老赖”信息陆续被纳入最高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
上述最高法院负责人介绍,目前,已列入70余万名“老赖”信息,“我相信以后更多”,“大家越来越重视”。
而据其了解,这套名单制度执行后,有些纳入名单库的“老赖”主动履约,而一些听说自己将“上榜”的“老赖”也着急还钱了,总共占将要或已纳入名单“老赖”的20%。
该负责人还设想,在巩固“黑名单”的基础上,明年将执行管理系统、案件管理系统整合到一块,“准备明年把这套东西推到社会上,你们都来查吧,看欠人家钱不欠人家钱。”
新网络查控体系30秒查老赖存款
据业内人士分析,目前法院执行难之一是人财物的查控难,即法院担负找人查物的职责,但很多“老赖”都在四处躲藏和隐匿、转移财产。
对此,上述负责人透露,最高法院已初步建立一套覆盖全国的网络查控体系。该体系包括约20家银行,及证监会、银监会等有关部门。
以县级法院为例,若要查询一个执行案件当事人的存款情况,可通过该平台发送到最高法院,由最高法院自动认证加盖相关签章发送到体系内的银行,再由银行将查询结果直接反馈至县法院。
“完成这个动作最快30秒钟,最慢不超过3个小时。”该负责人说。
国务院已成立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部际联席会议,牵头单位是国家发改委和人民银行。据该负责人介绍,近日在国家发改委牵头下,所有部际联席会议单位都要签字形成对纳税人的黑名单,共同使用信息,并进行相应的信用惩戒。
目前,有关文件提出设想,或将在2016年实行第二身份证。负责人解释,所谓“第二身份证”,就是个人信用记录卡,最起码能查到近5年的个人信用记录。
(新京报)
相关链接:
全国已有70多万人进入失信人黑名单
新华网北京12月13日电 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执行局局长刘贵祥13日在京表示,目前全国已有70多万人进入失信人黑名单库。
第三届“首都社会建设与社会诚信论坛”13日在北京交通大学举行。刘贵祥在论坛作报告时表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自2013年10月1日实施以来,受到社会关注,明显起到惩罚信用缺失、树立司法权威、维护社会诚信的作用。
他说,失信人黑名单库建立以来,进入黑名单的“老赖”已有70多万人。许多人被纳入黑名单后害怕了,主动还款,主动履行率达20%。
刘贵祥介绍,目前已采取以下几条信用惩戒措施,一是与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进行网络对接,把纳入黑名单的“老赖”们的信息推送给商业银行,使他们被限制办理信用卡、贷款等。二是与民航、铁路订票系统直接联网,限制“老赖”们坐飞机、坐火车软卧,全国已被拦截无法买机票的有90多万次,被限制坐火车软卧的有5万多次。
刘贵祥表示,2015年将在巩固失信人黑名单的基础上,整合执行管理系统、案件管理系统。
(新华网)